一、
若要追求企業和國家的共榮,需要辛勤的工作、卓越的管理技巧、高度的責任感以及宏觀的願景。
這是對完美的追求。要徹底實現這樣的榮景,需要哲學家的智慧。
二、
瞭解自身的優勢、知道如何提升優勢、明白自己的限制,這些反餽是不斷學習的關鍵。
三、
知識工作者必須肩負自我發展和定位的責任。Reinvent(自我蛻變)。
目前分類:書與非書之間,我們閱讀 (58)
- Dec 11 Sun 2005 23:27
【文摘】每日遇見杜拉克之一
- Dec 06 Tue 2005 19:37
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
- Dec 06 Tue 2005 19:21
【書序】建築的表情
- Dec 06 Tue 2005 12:08
【紅膠囊】靈魂高潮
靈魂的高潮是直覺的瞬間,有時候我們真該慶幸它的需索無度,對於境界。
- Dec 06 Tue 2005 12:04
【朵朵】追尋
- Nov 29 Tue 2005 19:11
【文摘】仁慈之三
仁慈關乎我們身上最柔軟、最親密的一面。它是我們的本性之一,可是這個層面往往沒有充分表露──尤其是我們文化中的男性,女性亦然。這是因為我們害怕自己脆弱的一面一旦曝光,我們會受苦受罪──我們會遭到攻訐、嘲笑或耍弄。可是我們後面會看到,我們之所以受苦受罪,反而是因為不將仁慈表露於外。事實上,只要我們觸及了這個柔軟的核心,整個感情世界會變得生氣蓬勃,無數的可能性也隨之開啟。
只是,這個工作不見得容易。我們置身的文化常是敗事有餘,這是因為人類身處於一種「全球冷化」當中。人際關係越來越冷漠,人與人的交流有如急就章,彷彿事不關己。利潤、效率之類的價值觀重要性日益升高,人情溫暖和實體接觸因而被犧牲。親情和友情受到磨難,越來越難持久。全球冷化處處有跡可尋,尤其當它化身為日常生活的小災小厄而影響到我們的時候,更是明顯可見。
你打電話要找個人談話,結果聽到的是語音錄音,告訴你一大串選項。你停了車,發現停車場的服務員已經變成計費碼表。你等朋友寫信來,結果收到了電子郵件。你深深喜愛的農場不見了,水泥建築取而代之。你注意到,老年人得到的照顧和尊重今不如昔。你的醫生不聽你說話也不看你,只專心看檢驗結果。小孩子不再到後院玩球,只在電動遊戲的虛擬世界裡活動筋骨。另一方面,尋常生活的人情味日減一日,人情溫暖被當成了商品販售:家庭手工冰淇淋、古法烘焙的麵包、老奶奶桿製的麵條、彷彿讓你回到子宮的汽車、讓你有如當面對話的電話。
人類的感情不可能恆常不變;它的主調和重點會隨著世紀的變遷而異。現在,我們不妨來談談情感的歷史。我相信我們正經歷一場心靈的冰河時期,這個時期約莫始於工業時代,一直持續到如今的後工業年代。冰河時期的導因不一而足:新的生活情境和工作型態、科技的日新月異、大家庭的式微、將人們從出生地連根拔起的大批移民潮、價值觀的薄弱、現代世界的分崩離析和膚淺化,快馬加鞭的生活步調。
別誤會我;我並不是懷古戀舊。恰恰相反,我認為我們居住在一個很不平凡的世紀裏。想培養同理心、仁慈、對他人的關懷,我們擁有遠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豐富的知識和工具,成功的機率也更大。話說回來,我們目前置身的冰河時期令人憂心。如果說它和憂鬱症和惶然無措這兩種流行病是聯手的盟友,我不會感到驚訝,因為這兩種心理疾病最可能的導因除了日益薄弱的歸屬感外,就是缺乏溫暖和一個令人安心、提供保護的社群。
仁慈本身看似微不足道,其實它是我們生活的中心要素。它的力量驚人,足以讓我們改心革面──說不定比任何心態或技巧的威力都大。阿爾多斯˙赫胥黎(AldousLeonard Huxley,1894-1963,英國作家及批評家)在研究各種旨在發揮「人類潛力」的哲學和技巧上堪稱先驅,他研究過林林總總的方法,例如吠陀哲學(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文學)、幻覺、勞筋動骨、靜坐冥思、催眠和禪學。他在生命告終前的一次演講中說:「常有人問我,轉化生命最有用的技巧是什麼。經過這麼多年的研究和實驗,我實在有點難為情,可是我必須說,最好的答案就是──仁慈一點。」
這也是達賴喇嘛的哲學。他的座右銘:「我的宗教就是仁慈,」是我聽過最簡單、也最有效的話語。這就像心靈的相對論公式 E=mc,一個舉世皆準、包含了巨大的為善潛能的原理,它貫穿所有的教條教義,邀請我們聚焦在一個基本主題,為我們指引出一條走向解脫的康莊大道。
且慢。雖然無可懷疑,我們都心懷利他的念頭,但我們同時也是這個星球上最殘忍的物種。人類的歷史充滿了邪惡和恐怖。然而,如果就此認定人性唯善或唯惡,這種觀念既危險也失真。原始人為求生存而以暴力和欺壓手段互相爭鬥,這樣的影像有誤導之嫌;如果人類漫長的進化算是成功,那也是因為我們仁慈。我們養育、呵護幼輩的時間,比任何哺乳動物都來得長。人類因為懂得休戚與共,促成了彼此的溝通與合作。我們就是以這樣的方式面對橫逆、發揮智慧,善用多種資源。拜我們付出與收受的溫暖及關懷之賜,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是贏家──因為我們會互相幫助。當此二十一世紀,一個仁慈的人在這個暴力充斥的世界裏並不是怪異的突變物種。無論男女,這人其實是個懂得將曾經有助於人類進化的諸多天賦發揮到極致的人。
無可諱言,活在一個仁慈的世界裡,我們會富足許多。仁慈以最廣博的定義觀之,是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藥方──它先治個人,因為唯有具備關懷他人能力、愛自己的人才是健全的人。繼而治所有世人,因為人際關係越融洽,我們就越快樂、越成功。
無論是何等程度的教育,仁慈都是基本的功課,因為在溫暖、專注的氛圍中學習,要比在淡漠和壓抑的環境中學得更多更好。受到溫柔對待的小孩人格養成更健全,受到尊重和關注的學生進步更快。健康方面亦然,仁慈也是一個重要元素:受到同理心和關愛對待的病人痛苦較少,痊癒較快。
- Nov 29 Tue 2005 19:08
【文摘】仁慈之二
科學研究是了解自己的有用工具,不過並不是唯一且有決定性的工具。隨年齡而增長的智慧、偉大的藝術成就、個人一己的直覺,在在都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我們後面會看到,仁慈具有種種不同的面向,它可以變成一場卓異的內心探險,徹底改變我們的思考模式和生活方式,讓我們快步趨向個人和心靈的成長。諸多關於性靈的傳統思惟都將仁慈和利他思想視為是救贖或解脫的關鍵。例如,佛陀曾經列舉仁慈的好處,雪倫˙薩茲柏(Sharon Salzberg)曾於她優美的著作《愛上仁慈》(Loving Kindness)中引述如下:如果你仁慈,
1.你會安然入睡。
2.你會容易甦醒。
3.你會有甜美的夢。
4.你會受人愛戴。
5.天神(神明)和動物都會愛你。
6.天神會保佑你。
7.外在的危險(毒藥、武器、烈火)不能傷你。
8.你會容光煥發。
- Nov 29 Tue 2005 19:06
【文摘】仁慈之一

老太太連東西都懶得吃了。在世上孤零零的,她覺得所有的人都忘了她。她萬念俱灰,連吞嚥都困難。光是想到咀嚼食物就令她無法忍受。她把自己鎖在無聲的悲傷裏,一心等待死亡。
這時候,蜜黎娜闖了進來。蜜黎娜是我的姨媽。每天下午她都會四處巡視,照顧無家的遊民、安養院裡被遺忘的老人、被忽視的孩童、被社會放逐、適應不良的邊緣人、垂死掙扎的病人。她會想辦法讓他們開心點。
蜜黎娜遇到了那位不再吃東西的老太太。她對她說話,想引她開口。老太太以微弱的聲音說起她的兒女,說他們太忙無法照顧她,現在更是根本不來看她了。她沒有病。她只是因為吃不下所以沒有力氣,又因為沒有力氣所以吃不下東西。
蜜黎娜建議:「要不要來點冰淇淋?」很怪的點子,要一個奄奄一息的人吃冰淇淋。可是這點子奏了效。隨著一匙匙冰淇淋下口,雖然極緩極慢,老太太的氣色、聲音和活力都回復了幾分。
就這麼簡單,有如神來一筆:給無法進食的人容易入口的美味,很快就能讓她精神一振。不過,這個解釋只是部分。蜜黎娜會想到冰淇淋的辦法,是因為她把老太太放在心上。因為她看得出來,老太太需要的不只是食物,更是關懷和注意;這和我們所有的人需要的沒有兩樣,一如我們需要氧氣。老太太在吃到冰淇淋之前,先接收到了被理解的溫暖,而讓她的臉色恢復紅潤的不單是食物,更重要的,是一個簡單的仁慈舉動。
仁慈?或許我們連想到這個主題都會覺得荒謬。我們的世界充滿了暴力、戰爭、恐怖主義和毀滅。然而,生命之所以繼續,正是因為我們以仁慈對待彼此。我們只是不以為意,沒有替它大肆宣揚而已。明天沒有一家報紙會刊載某個母親為孩子唸床邊故事、某個父親替家人準備早餐、什麼人專心傾聽別人說話、某個朋友替我們加油打氣、哪個陌生人幫忙我們提手提箱。可是如果我們仔細想想,會發現日常生活當中,仁慈處處可見。我們很多人都是仁慈的,只是連自己都不知道。我們做仁慈的事情,純粹是因為那是對的。
我的鄰居尼可拉一向忙碌,可是他絕不錯過任何助人的機會。每當我或內人、孩子必須從我們位於鄉下的家去機場,他立刻主動說要送我們去。之後他會替我們把車開回家,在車庫停好,如果我們要離家很久,他還會為我們取出電池。等我們歸來,他會到機場接我們──不管是酷暑難當還是天寒地凍,他一定到。
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是什麼驅使他花掉半天的工夫、不分晝夜地幫我們這個忙?他大可選擇其他更緊急或更有樂趣的事情去做。他大可把我們載到最近的火車站就好。可是他不;永遠是到府服務。只要他能力所及,他總會想辦法伸出援手。
這就是純粹、不涉利害關係的仁慈。這樣的事聽來或許特別,卻絕非特例。恰恰相反,它包含了諸多人際互動的因子。竊盜、謀殺我們時有耳聞,可是幸虧有尼可拉這樣的人,世界才能繼續轉動。我們生活的經緯是由關懷、同理心、互相服務這些纖維編織而成的。這些特質深植在日常事務當中,我們因此不曾留意。
接受仁慈對我們有好處。請你回想一樁別人曾經對你做過的仁慈舉動。它可大可小:一個為你指點車站方向的路人,或是一個為了讓你免於成為波臣而縱身投入河中的陌生人。這件事對你可有什麼影響?這樣的影響八成是有益的,因為如果有人在我們亟須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我們會感到如釋重負。每個人都喜歡自已的心聲被聽到,喜歡受到溫暖友善的對待,喜歡被了解、被呵護。仁慈,讓我們的生命得到了救贖。
- Nov 29 Tue 2005 19:00
半飽。歐陽應霽
- Nov 29 Tue 2005 18:29
慢活的片段
緩慢就是健康、就是美
[訊息]
要想快速有效地解除壓力,就試著慢下來吧。
──美國女明星兼喜劇演員莉莉湯姆林(Lily Tomlin)
時間減速協會以奧地利的克拉根福(Klagenfurt)為根據地,是緩慢運動的先驅,會員號稱遍及整個中歐地區。該協會的一千多名會員有如作戰時的步兵,對抗著凡事都要更快的狂熱。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慢下來的時候就該放慢腳步。會員若是醫生,可能就會堅持多和病人聊聊;若是管理顧問,週末時可能會拒接有關工作的電話;若是設計師,可能會騎單車去開會而不是開車。減速會員們用一個德文字「eigenzeit」來總結他們的信念。「eigen」是「自己的」的意思,「zeit」是「時間」。換句話說,每個生物、事件、過程或物品都有它與生俱來的時間或步調,有它自己的tempo giusto(正確的速度)。
- Nov 28 Mon 2005 18:38
大塊文化
大塊書系 很多很有味道的書
連網站都很有味道~
好像沒有特別推薦過 :P
http://www.locuspublishing.com/
很多好寶物~
- Nov 24 Thu 2005 18:56
【書摘】柏拉圖文藝對話錄

阿里斯托芬接著說:「對,厄里什馬克,我打算換一個方式來說,和你與泡賽尼阿斯所說的都另是一樣。依我看,一直到現在,人們對於愛神的威力還是完全不了解。若是他們了解,就會替愛神建立最莊嚴的廟宇,築起最美麗的祭壇,舉行最隆重的祭典。可是一直到現在,愛神還沒有得到這樣崇敬,儘管他理應得到它。在一切神祇之中,愛神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他援助人類,他替人類醫治一種病,醫好了,就可以使人得到最高的幸福。我今天所要做的,就是要使你們明白愛神的威力。你們自己明白了,就可以把我的教義傳給全世界。
「你們首先要領教的是人的本性以及他所經過的變遷。從前人和現在人不一樣。第一,從前人類本來分成三種,不像現在只有兩種。在男人和女人之外,從前還有一種人不男不女,亦男亦女。這第三種人現在已經絕跡了,只有名稱還保留著,就是所謂『陰陽人』,他們原來自成一類,在形體上和名稱上都兼陰陽兩性的。現在『陰陽人』這個名稱卻成了罵人的字眼。其次,從前人的形體是一個圓團,腰和背都是圓的,每人有四隻手,四隻腳,一個圓頸項上安著一個圓頭,頭上有兩副面孔,朝前後相反的方向,可是形狀完全一模一樣,耳朵有四個,生殖器有一對,其他器官的數目都依比例加倍。他們走起路來,也像我們一樣直著身子,但是可以隨意向前向後。可是要跑快的時候,他們就像現在玩雜技人翻觔斗一樣,把腳伸直向前翻滾,八隻手腳一齊動,所以翻滾得頂快。為什麼從前人有三種,身體有這樣構造呢?這是因為男人原來是由太陽生出來的,女人原來是由大地生出來的,至於陰陽人則是月亮生出來的,因為月亮自己也同時具備太陽和大地的性格。他們的形體和運動都是圓的,因為都像他們的父母。這種人的體力和精力當然都非常強壯,因此自高自大,乃至於圖謀向神們造反。他們的故事正和荷馬所說的厄法爾提斯和俄圖斯的故事一樣,想飛上天,去和神們打仗。
「於是宙斯和眾神會商應付的辦法,他們茫然莫知所措。他們不能滅絕人種,像從前他們用雷電滅絕巨人的那種樣,因為滅絕了人類,就滅絕了人類對神的崇拜和犧牲祭祀;可是人類的橫蠻無禮也是在所不能容忍的。宙斯用盡了頭腦,終於想出一個辦法。他說,『我找到了一個辦法,一方面讓人類還活著,一方面削弱他們的力量,使他們不敢再搗亂。我提議把每個人截成兩半,這樣他們的力量就削弱了,同時,他們的數目加倍了,這就無異於說,侍奉我們的人和獻給我們的禮物也就加倍了。截了之後,他們只能用兩隻腳走路。如果他們還不肯就範,再要搗亂,我就再把他們每人截成兩半,讓他們只能用一隻腳跳來跳去。』宙斯說到就做到,他把人截成兩半,像截青果做果脯和用頭髮截雞蛋一樣。截過之後,他吩咐阿波羅把人的面孔和半邊頸項扭轉到截開的那一面,使人常看見截痕,學乖一點;扭轉之後,再把傷口醫好。阿波羅於是把他們的面孔扭轉過來,把截開的皮從兩邊拉到中間,拉到現在的肚皮地方,好像用繩子封緊袋口一樣。他把縫口在肚子中央繫起,造成現在的肚臍。然後他像皮鞋匠把皮放在鞋模上打平一樣,把皺紋弄平,使胸部具有現在的樣子,只在肚皮和肚臍附近留了幾條皺紋,使人永遠不忘過去的懲罰。
「原來人這樣截成兩半之後,這一半想念那一半,想再合攏在一起,常互相擁抱不肯放手,飯也不吃,事也不做,直到餓死懶死為止。若是這一半死了,那一半還活著,活著的那一半就到處尋求匹偶,一碰到就跳上前去擁抱,不管那是全女人截開的一半(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女人),還是全男人截開的一半。這樣,人類就逐漸消滅掉了。宙斯起了慈悲心,就想出一個新辦法,把人的生殖器移到前面——從前都是在後面,生殖不是藉男女交媾,而是把卵下到土裡,像蟬一樣——使男女可以藉交媾來生殖。由於這種安排,如果抱著相合的是男人和女人,就會傳下人種;如果抱著相合的是男人和男人,至少也可以平泄情慾,讓心裡輕鬆一下,好去從事人生的日常工作。就是像這樣,從很古的時代,人與人彼此相愛的情慾就種植在人心裡,它要恢復原始的整一狀態,把兩個人合成一個,醫好從前截開的傷疼。
「所以我們每人只是人的一半,一種合起來才見全體的符34,每一半像一條魚剖開的半邊,兩邊還留下可以吻合的縫口。每個人都常在希求自己的另一半,那塊可以和他吻合的符。凡是由上文所說的陰陽人截開的男人就成為女人的追求者,男情人大半是這樣起來的,至於截開的女人也就成為女情人,男人的追求者。凡是由原始女人截開的女人對於男人就沒有多大興趣,只眷戀和自己同性的女人,於是有女子同性愛者。凡是由原始男人截開的男人在少年時代都還是原始男人的一截面,愛和男人做朋友,睡在一起,乃至於互相擁抱。這就是『孌童』和『像姑』們。他們在少年男子中大半是最優秀的,因為具有最強烈的男性。有人罵他們為無恥之徒,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他們的行為並非由於無恥,而是由於強健勇敢,富於男性,急於追求同聲同氣的人。最好的證明是只有這批少年到了成年之後,才能在政治上顯出是男子漢大丈夫。一旦到了壯年,他們所愛的也就是少年男子,對於娶妻生養子女沒有自然的願望,只是隨著習俗去做;他們自己倒寧願不結婚,常和愛人相守。總之,這種人的本性就是只愛同性男子,原因是要『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 Oct 29 Sat 2005 18:59
[書摘]我窩故我在
幸福家庭破壞王
文‧圖—BO2
在這篇文章開始前,我懇求各位無論如何都要相信待會兒你所看到的內容,並將之牢記在心,因為這關係到整體人類未來的命運,整顆地球未來的存亡,所以千萬記住,不要把這篇文章當玩笑!
根據本人多年的調查,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庭正遭受幸福家庭破壞王前所未有的猛烈攻擊,空中、地面、水底、網路……這一波波威力強大的攻勢已經造成多數家庭的幸福不再,這些受攻擊的家庭岌岌可危,隨時都有可能瞬間崩解成殘牆碎瓦,然而最可怕之處就在於受攻擊者常常處在不自覺的狀態,任由幸福家庭破壞王為所欲為,等到傷害已經擴大到無法挽回時才猛然驚覺,但一切都為時已晚。
為何會有受攻擊卻不自覺的假性植物人現象呢?因為家庭破壞王沒有固定的外觀形體及攻擊途徑,它可以是一張紙條,一個印記,一個人,一句話,甚至只是一個意念,比較具體的來說,幸福家庭破壞王跟靈比較接近,也就是說它是可以依附在任何生命、物件與思想上面來進行一般人難以察覺的毀滅行動的!
日前有許多惶恐的讀者寫信問我,有何疫苗可以抵禦這有如瘟疫般的幸福家庭破壞王,坦白說確實是有的,不如就讓我們在認識恐怖的幸福家庭破壞王之前,先來搞清楚到底是什麼神奇的東西能讓一個家庭倖免於難。
- Oct 28 Fri 2005 21:39
[Cathy]合適的距離
- Apr 24 Sun 2005 22:50
[文摘]尋找星星小鎮
『有沒有一種簡單的男人,每次靠近一點點,每次發現一點點,每次
愛他一點點,直到一天非常深刻的明瞭:他就是你在找尋的男人--
一個值得尊敬的男人。』
------------------------------------------------------------------
『那麼,你應該先和我約會!』
『什麼叫約會?』
『就是你得邀請我去看一場電影,喝一杯咖啡,或者欣賞一場音樂會..
..我們事先訂一個約會時間。』
- Apr 24 Sun 2005 22:49
[文摘]茶杯。朵朵
妳有一只可愛的茶杯,上面有妳喜歡的圖案,當妳在冷冷的夜裡回到家的
時候,妳總是習慣用它來喝一杯熱熱的奶茶。
它的大小剛剛好夠妳以雙手暖暖地捧著,那滾燙的水溫就透過了杯身,傳
遞到妳的指尖,再由妳的指尖流向妳的四肢百骸。於是,妳的心也跟著暖了起
來。
也許天氣真的很冷,也許妳今天曾經受了什麼委屈,都無所謂,只要捧著
妳心愛的茶杯,靜靜地喝一杯暖暖的茶,妳就能在僵冷中感覺溫暖的力量。
- Apr 24 Sun 2005 22:43
[舊文]走進名醫的世界
最近天下書局出了一本新書『走進名醫的世界』 由陳玉梅女士撰寫
會看這本書也算件意外之喜 因為在機場候機室等搭機 亂逛逛到的意外
看了之後 知識面和思考面都讓我有蠻多收穫的....:)
雖然我覺得書名下的不太妥當 但是 這的確是本醫學生值得一看的好書
內容包括有十三位醫師的介紹及手稿 透過作者忠實而生動的筆法及思考
我看到了醫學前輩的風範及值得我們思考效法的特質
這十三位醫師分別為:宋瑞樓 姜必寧 黃勝雄 朱樹勳 廖運範
王家弘 張美惠 李伯皇 陳肇隆 杜永光
陳培哲 黃勝堅 柯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