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書與非書之間,我們閱讀 (5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天難得好天氣 計畫出門逛逛去 曬曬太陽 行光合作用..
唉~考生還是需要休閒的嘛!
我都以為自己快發黴了~ 好宅啊!
老媽上週末款款一箱食物寄上來 根本吃不完
總覺得一直吃一直吃 冰箱怎麼也不會看起來空一點 :P
不過這種感覺真是幸福啊!!
難怪人家說 女兒賊 女兒賊 就是我!

目的地是誠品信義旗艦店
原本想去敦南店看董陽孜的書法展 卻覺得不想去東區擠~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一起的時候,需要兩個人作決定
分手的時候,只需要一個人……

能和你走到這裡
不只需要運氣
還需要很多很多力氣

抱怨的時候
你說我不知足
流淚的時候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28 Tue 2006 23:30
  • 自在

自在
  謂遠離煩惱之繫縛,身心自由通達,所作所為皆進退無礙。音譯伊濕伐羅。
由於自在係諸佛及上位菩薩所具的功德,故佛亦名自在人。

  關於佛、菩薩所具的自在力,諸經論有異說,茲分述如下︰

《華嚴經疏》二種自在︰


觀境自在︰謂菩薩能自在地以正智慧觀照真如之境,且能通達一切諸法。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其實在我正式出西藏訪問之前,我已經知道工藝技術只是一種科學的成果、
一種科學的表現方式、一種瞭解這世界的特殊途徑;而科學本身,才是根本。
但科學的本質只是一種有系統的詢問方式,透過這種詢問方式,我們可以得
到很多知識,並且經由這些知識,讓我們瞭解這個世界。因此,雖然最初吸
引我的是一些工藝製品,但真正深深感動我的,並不是某種特定的工業或某
件機械玩具,而是科學的本質,那種有系統的提問方式。

我和某些人談論科學之後,尤其是那些學有專精的科學家,我注意到科學和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紀大偉評《斷背山》以及懷俄明州/本文摘自【2005/10/02 聯合報】

西部片是美國人驕傲的特產。政治漫畫裡的牛仔早就成為美國的代言人……
《斷背山》卻述說了牛仔和牛仔之間的愛情,等於向美國的核心價值開刀
———難怪有人叫罵,有人叫好……

李安在威尼斯影展奪得首獎的《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已經
進入美國校園的對話內容———可是此片還沒有上映,擁護《斷背山》和
敵視此片的網友已經在網路上展開廝殺———絕大多數的人還沒有看過這
部片。《斷背山》原著小說平裝本以及精裝本(平裝本的封面即電影海報)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蔣勳和你談生活美學}-給自己一個窗口

《天地有大美》作者/蔣勳 攝影/楊雅棠遠流出版公司

(節錄自:《天地有大美》序)


我們希望在生活美學裡,「美」不再虛無飄渺,不再只是學者專家口中的一些理論,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他給了我整片的星空
好讓我自由地去來
我知道 我享有的
是一份深沈寬廣的愛

在快樂的角落裡 才能
從容地寫詩 流淚
而日耀的園中
他將我栽成 一株
恣意生長的薔薇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置身在極高的兩座山脊上
遙遙地彼此不能相望

卻能聽見你溫柔的聲音傳來
雲霧繚繞 峽谷陡峭
小心啊 你說 我們是置身在
一步都不可以走錯的山脊上啊
所以 即使是隔著那樣遠
那樣遠的距離
你也始終不肯縱容我 始終守著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麗的心情 席慕蓉 《無怨的青春》

假如生命是一列
疾駛而過的火車
快樂與傷悲 就是
那兩條鐵軌
在我身後 緊緊追隨

所有的時刻都很倉皇而又模糊
除非你能停下來 遠遠地回顧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錄

第1章 我正睡大覺,好多工作都外移了
不只傳統產業,還有會計師、醫師、軟體工程師、證券分析師、記者,他們的就業機會
都在外移。連餐廳的訂位務員亦有可能。

第2章 抹平世界的十輛推土機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片天一道光


從廚房的窗,我可以看見一片萬里無雲的天空。
開的很高的窗,終日開著;
經常徹夜未眠,到了清晨我會來廚房熱杯牛奶喝,
透過我的廚房的窗,盛夏陽光,萬里無雲的小小片天空,
一小片天空,
屬於我的早起的充滿未知希望的天空。
我的房間,沒有任何可以真正看見陽光的窗,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或許是最近發生太多事情 心情浮動不已
不過睡前一一讀過書中的章節 彷彿給自己的心靈多很多力量
書中分成18個章節闡述仁慈包括的各種面向
除了通俗流暢的文字 還有小小的故事 讓你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
和達賴喇嘛最新的兩本書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又說得更平易近人 :)


《仁慈的吸引力》 大塊出版社
Piero Ferrucci著 席玉蘋譯
達賴喇嘛 序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美食集〉2005.12.15



文.攝影∕Yilan

我總愛說,美食,是所有享樂領域裡,極少數能真正讓所有、人的感官都感受都享受的一項:

在食物入口之際,用眼睛欣賞精美的盛盤與裊裊熱氣、用耳朵諦聽食物在筷下刀下或齒下迸開的聲音、用鼻子嗅聞每一絲飄送而來的誘人香氣、用味蕾品嘗酸甜苦辣鹹香鮮等每一種滋味、用舌與齒甚至手來感受食物的冷熱軟硬滑 Q ……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16 Fri 2005 10:18
  • 另類

另類並非刻意不同,是為了更準確傳達更深沉的東西。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若要追求企業和國家的共榮,需要辛勤的工作、卓越的管理技巧、高度的責任感以及宏觀的願景。
這是對完美的追求。要徹底實現這樣的榮景,需要哲學家的智慧。

二、
瞭解自身的優勢、知道如何提升優勢、明白自己的限制,這些反餽是不斷學習的關鍵。

三、
知識工作者必須肩負自我發展和定位的責任。Reinvent(自我蛻變)。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很讚 大推~ 很妙的美學觀點 。。。。

======================================================

探索台灣瘋狂美學現象與新消費社會美學的經濟
出自《美學的經濟》 城邦出版社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建築的表情:建築風格與流行時尚的演變
The Look of Architecture

作者: 魏滔‧黎辛斯基/著

譯者: 楊惠君

出版社:木馬文化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魂的高潮是直覺的瞬間,有時候我們真該慶幸它的需索無度,對於境界。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追尋


朵朵◎文

萬歲少女◎圖


你一直在追尋一個人,一樣東西,一種狀態。
因為追尋產生了高度的熱情,使你的生命和心靈維持了高能量的運轉。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仁慈關乎我們身上最柔軟、最親密的一面。它是我們的本性之一,可是這個層面往往沒有充分表露──尤其是我們文化中的男性,女性亦然。這是因為我們害怕自己脆弱的一面一旦曝光,我們會受苦受罪──我們會遭到攻訐、嘲笑或耍弄。可是我們後面會看到,我們之所以受苦受罪,反而是因為不將仁慈表露於外。事實上,只要我們觸及了這個柔軟的核心,整個感情世界會變得生氣蓬勃,無數的可能性也隨之開啟。
只是,這個工作不見得容易。我們置身的文化常是敗事有餘,這是因為人類身處於一種「全球冷化」當中。人際關係越來越冷漠,人與人的交流有如急就章,彷彿事不關己。利潤、效率之類的價值觀重要性日益升高,人情溫暖和實體接觸因而被犧牲。親情和友情受到磨難,越來越難持久。全球冷化處處有跡可尋,尤其當它化身為日常生活的小災小厄而影響到我們的時候,更是明顯可見。
你打電話要找個人談話,結果聽到的是語音錄音,告訴你一大串選項。你停了車,發現停車場的服務員已經變成計費碼表。你等朋友寫信來,結果收到了電子郵件。你深深喜愛的農場不見了,水泥建築取而代之。你注意到,老年人得到的照顧和尊重今不如昔。你的醫生不聽你說話也不看你,只專心看檢驗結果。小孩子不再到後院玩球,只在電動遊戲的虛擬世界裡活動筋骨。另一方面,尋常生活的人情味日減一日,人情溫暖被當成了商品販售:家庭手工冰淇淋、古法烘焙的麵包、老奶奶桿製的麵條、彷彿讓你回到子宮的汽車、讓你有如當面對話的電話。
人類的感情不可能恆常不變;它的主調和重點會隨著世紀的變遷而異。現在,我們不妨來談談情感的歷史。我相信我們正經歷一場心靈的冰河時期,這個時期約莫始於工業時代,一直持續到如今的後工業年代。冰河時期的導因不一而足:新的生活情境和工作型態、科技的日新月異、大家庭的式微、將人們從出生地連根拔起的大批移民潮、價值觀的薄弱、現代世界的分崩離析和膚淺化,快馬加鞭的生活步調。
別誤會我;我並不是懷古戀舊。恰恰相反,我認為我們居住在一個很不平凡的世紀裏。想培養同理心、仁慈、對他人的關懷,我們擁有遠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豐富的知識和工具,成功的機率也更大。話說回來,我們目前置身的冰河時期令人憂心。如果說它和憂鬱症和惶然無措這兩種流行病是聯手的盟友,我不會感到驚訝,因為這兩種心理疾病最可能的導因除了日益薄弱的歸屬感外,就是缺乏溫暖和一個令人安心、提供保護的社群。
仁慈本身看似微不足道,其實它是我們生活的中心要素。它的力量驚人,足以讓我們改心革面──說不定比任何心態或技巧的威力都大。阿爾多斯˙赫胥黎(AldousLeonard Huxley,1894-1963,英國作家及批評家)在研究各種旨在發揮「人類潛力」的哲學和技巧上堪稱先驅,他研究過林林總總的方法,例如吠陀哲學(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文學)、幻覺、勞筋動骨、靜坐冥思、催眠和禪學。他在生命告終前的一次演講中說:「常有人問我,轉化生命最有用的技巧是什麼。經過這麼多年的研究和實驗,我實在有點難為情,可是我必須說,最好的答案就是──仁慈一點。」
這也是達賴喇嘛的哲學。他的座右銘:「我的宗教就是仁慈,」是我聽過最簡單、也最有效的話語。這就像心靈的相對論公式 E=mc,一個舉世皆準、包含了巨大的為善潛能的原理,它貫穿所有的教條教義,邀請我們聚焦在一個基本主題,為我們指引出一條走向解脫的康莊大道。
且慢。雖然無可懷疑,我們都心懷利他的念頭,但我們同時也是這個星球上最殘忍的物種。人類的歷史充滿了邪惡和恐怖。然而,如果就此認定人性唯善或唯惡,這種觀念既危險也失真。原始人為求生存而以暴力和欺壓手段互相爭鬥,這樣的影像有誤導之嫌;如果人類漫長的進化算是成功,那也是因為我們仁慈。我們養育、呵護幼輩的時間,比任何哺乳動物都來得長。人類因為懂得休戚與共,促成了彼此的溝通與合作。我們就是以這樣的方式面對橫逆、發揮智慧,善用多種資源。拜我們付出與收受的溫暖及關懷之賜,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是贏家──因為我們會互相幫助。當此二十一世紀,一個仁慈的人在這個暴力充斥的世界裏並不是怪異的突變物種。無論男女,這人其實是個懂得將曾經有助於人類進化的諸多天賦發揮到極致的人。
無可諱言,活在一個仁慈的世界裡,我們會富足許多。仁慈以最廣博的定義觀之,是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藥方──它先治個人,因為唯有具備關懷他人能力、愛自己的人才是健全的人。繼而治所有世人,因為人際關係越融洽,我們就越快樂、越成功。
無論是何等程度的教育,仁慈都是基本的功課,因為在溫暖、專注的氛圍中學習,要比在淡漠和壓抑的環境中學得更多更好。受到溫柔對待的小孩人格養成更健全,受到尊重和關注的學生進步更快。健康方面亦然,仁慈也是一個重要元素:受到同理心和關愛對待的病人痛苦較少,痊癒較快。

daw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